331份四川小麦品种(系)在甘肃陇南抗条锈性表现及利用价值

作者:曹世勤; 孙振宇; 徐志; 王万军; 贾秋珍; 杨随庄; 彭云良; 黄瑾; 张勃
来源:植物保护, 2019, 45(01): 155-173.
DOI:10.16688/j.zwbh.2018052

摘要

2014年-2017年度先后对331份四川省小麦生产品种(系)在温室进行苗期人工接种条锈菌混合菌鉴定和甘谷试验站大田成株期分别接种CYR32、CYR33、CYR34、G22-14、中4-1和混合菌鉴定,同时在甘谷试验站和汪川良种场两地进行自然诱发鉴定。结果发现:在人工接种条件下,苗期、成株期表现抗病的分别有‘XK201465’等36份和‘XK20132’等72份材料,分别占10.88%和21.75%;有‘XK62483’等11份材料全生育期表现抗病,占3.32%;两地三年自然诱发鉴定发现,仅有‘XK20132’等5份材料在两地均表现抗病,有‘川农17’等30份材料具有慢条锈性。对供鉴材料在甘肃陇南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 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 农业部;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