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存储条件对血样电解质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于医院进行体检的36名健康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取其血样,检测不同存储条件下的电解质(K+、Na+、Cl-)及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室温条件下,不同放置时间的K+、Na+、Fib、T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24 h的Cl-检测结果与放置0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6、8、12、24 h的PT、APTT检测结果与放置0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冷藏条件下,不同放置时间的K+、Na+、Cl-、Fib、T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8、12、24 h的PT、APTT检测结果与放置0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冷冻条件下,不同放置时间的K+、Na+、Cl-、PT、APTT、Fib、TT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储温度、放置时间可能对血样电解质及凝血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产生影响,Cl-及PT、APTT对存储温度、放置时间较敏感。
-
单位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