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者的成长往往基于家族背景,两汉之交的战乱并未摧毁家族网络,西汉晚期以来关中儒学的优势得以延续。刘秀为巩固权力,在人事布局上对关中儒士予以较多关注,有效牵制了功臣势力。汉明帝因师承关系,对关中儒士的关注度降低。章帝之后,关中外戚取得政治主导权,关中士人在谋求政治出路时,往往需要依靠外戚,但也有不少士人力图保持独立性。和帝以后,外戚、宦官交替执政,关中儒者的处境更为艰难,遂形成达生任性的生活态度,对东汉王朝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