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检测苯乙双胍对胰腺癌及血管生长的抑制作用,分析其抗恶性肿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剂量(0.001~10μmol/L)苯乙双胍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人胰腺正常导管上皮细胞系HPDE6-C7和胰腺癌细胞系PANC-1后,CCK-8法检测苯乙双胍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小管形成实验测定苯乙双胍对HUVECs体外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p-VEGFR2和p-ERK表达水平。建立原位移植裸鼠胰腺癌模型,检测苯乙双胍对裸鼠胰腺癌生长的作用;明胶-氧化铅血管造影法检测裸鼠体内胰腺肿瘤单位体积血管密度,免疫组化检测CD34和VEGFA的阳性表达。结果 0.01~1μmol/L的苯乙双胍可明显抑制PANC-1细胞活力,但对HUVECs和HPDE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苯乙双胍可抑制HUVECs小管新生,VEGFA可拮抗苯乙双胍对HUVECs小管新生的抑制作用;苯乙双胍可下调PANC-1细胞中VEGFA和p-ERK的表达,可抑制HUVECs中p-VEGFR2的表达。苯乙双胍对裸鼠无明显毒副作用,但可抑制体内胰腺肿瘤的血管新生,并抑制体内胰腺癌增殖及胰腺肿瘤组织中CD34和VEGFA的阳性表达。结论 苯乙双胍可明显拮抗体内外胰腺癌生长和血管新生,ERK/VEGFA/VEGFR2可能是其主要抗癌作用机制。
-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