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SSI)发病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实施干预措施,评价干预后效果。方法监测2013年1—12月某院产科行剖宫产的所有产妇,调查分两个阶段进行:评估阶段(2013年1—6月);干预阶段(2013年7—12月)。采用目标性监测和临床干预相结合的方法,针对干预前发现的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SSI情况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共监测行剖宫产患者1 593例,发生SSI 31例,发病率1.95%。其中评估阶段SSI发病率3.40%;干预阶段SSI发病率0.95%;干预前后SSI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2,P<0.01)。评估阶段单因素分析表明,手术时间≥1 h、身体质量指数≥26 kg/m2、术中出血量≥300 mL、有基础疾病、有胎膜早破、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剖宫产患者SSI的危险因素(均P<0.05)。评估阶段648例患者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以>48 h为主(395例,占60.96%);干预阶段945例患者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以<24 h为主(776例,占82.12%);干预前后两阶段手术后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同时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3.26,P<0.01)。31例SSI患者平均住院日为(13.83±3.26)d,非SSI患者为(7.06±1.6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P<0.01);SSI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为(9 044.77±2 649.19)元,非SSI患者为(6 254.73±638.5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4,P<0.01)。结论针对剖宫产手术后SSI的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剖宫产SSI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