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吴简中有不少近似■、■、■的形体,整理者隶定不一。文章在时贤研究基础之上,深入挖掘吴简材料并结合工具书,认为■、■、■当隶定为"■",是"跳"构件位移所致;吴简中与■写法相近的形体应隶定为"■",是"■"的进一步讹写,二者均为"跳"字异体;■、■、■当隶定为"■",为"踪"字异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