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峄山刻石》为秦篆(又称铁线篆)的代表,因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刻于峄山而得名,分始皇诏与二世诏两部分,始皇诏144字,二世诏79字。原碑拓本已佚,现存以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宋代摹刻版为最佳。《峄山刻石》通高218厘米,宽84厘米,一字一格,字体大小与笔画多少成正比,字形以长为主,间以宽扁与正方,变化颇丰,行距字距均匀。通过仔细分析可知《峄山刻石》在重心变化、笔画及结构方面呈现诸多规律,利用这些规律进行临习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