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利用恒星结构演化程序将1.6M⊙左右的小质量星演化到红巨星顶点,在氦闪结束后经过大量的质量损失,使得恒星总质量约为0.5M⊙。此时恒星中心为一个开始燃烧的氦核,外部为稀薄的氢壳层(氢壳层的质量Menv≤0.02M⊙),称为初始B型热亚矮星模型(B-type hot sub-dwarf star,简称sdB星)。对于不同质量和氢壳层的初始sdB星模型,表面有效温度和重力加速度都不同,但都分布在零龄极端水平分支与终止极端水平分支之间,并且它们的演化轨迹相似。本文由sdB星的理论演化模型得到了它的内部结构参量,并进行星震学分析。结果发现随着恒星的演化,表面有效温度较高时检测到有p模式(p-modes...
-
单位中科院国家天文台; 贵州大学;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