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广泛切除及功能重建手术方法治疗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87年1月-2007年12月手术治疗的62例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男29例,女33例;年龄14~73岁,中位年龄35岁。原发性肿瘤41例,病程0.5~14.0个月,平均2.5个月;其中骨肉瘤16例,纤维肉瘤7例,软骨肉瘤6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6例,间叶源性肉瘤4例,尤文肉瘤1例,血管肉瘤1例;按Enneking分期:ⅠB期3例,ⅡA期2例,ⅡB期35例,Ⅲ期1例。转移性肿瘤21例,其中16例有恶性肿瘤史;病程0.1~28.0个月,平均3.4个月。术中行根治性切除9例,广泛性切除39例,边缘性切除14例。39例行人工假体重建(假体组),14例行假体异体骨复合物(allograft-prostheticcomposite,APC)重建(APC组),8例截肢,1例最终行全股骨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26例因肿瘤远处转移死亡,术后生存16~56个月,平均28个月;36例生存患者随访时间28~221个月,平均64个月。原发性肿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4.88%(2/41)。术后假体组出现股骨头脱位2例,假体柄断裂1例,髋部疼痛3例,髋臼磨损3例,假体柄周围松动5例;APC组出现移植骨与宿主骨不愈合3例,髋臼磨损1例。末次随访时,假体组患肢按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功能评分为77.69%±6.50%,APC组为85.71%±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股骨上段恶性骨肿瘤广泛切除后,可获得较好的局部控制;肿瘤切除后APC重建的患肢功能优于人工假体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