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慢性肾脏病(CKD)3期患者心脏损害与中医证型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收集共108例CKD3期(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中医证型、临床指标和心脏超声心动图(简称心超)指标等,分析中医证型与心超指标的相关性及心脏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1)CKD3期患者中有48.1%存在心脏结构改变,19.4%存在心肌肥厚,82.4%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高血压、高血压病史时间、贫血、磷离子与心肌肥厚相关(P<0.05),年龄和游离甲状腺素是瓣膜返流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2)正虚证中,阴阳两虚证的心脏损害程度比脾肾阳虚证和气阴两虚证高,而且阴阳两虚证的心功能损害相对于其他证型更为严重(P<0.05)。心室重构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脾肾气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邪实证兼夹组的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大于无邪实证兼夹组(P<0.05)。邪实证中,血瘀证心室重构发生率高于湿热证(P<0.01),其余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KD3期患者舒张功能减退和心脏结构改变已较普遍,部分患者存在心肌肥厚。贫血、高血压、高血压患病时间、磷离子是心肌肥厚的危险因素。阴阳两虚证的心脏损害程度比脾肾阳虚证和气阴两虚证高,而且阴阳两虚证的心功能损害相对于其他证型更严重,兼夹实邪可进一步加重心脏损害程度,其中兼有血瘀证的心肌肥厚和心室、心房扩大程度均较严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