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血栓形成及其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5例初诊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ET 65例,PV 40例,根据2016年WHO指南对ET和PV分别进行危险分层并分为低风险组及高风险组。分别比较ET和PV中两种组别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等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综合分析ET和PV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32例血栓形成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RDW值对ET、PV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作用;按最佳阈值分为高RDW组和低RDW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的生存率。结果:65例ET患者中,极低/低风险25例,中/高风险40例;40例PV患者中,低风险13例,高风险27例。ET患者中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比较,年龄、体质性症状、血栓形成史、心血管危险因素、RDW、乳酸脱氢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患者中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比较,年龄、血栓形成史、RDW、D-二聚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及RDW是预测ET、PV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DW预测ET、PV患者血栓形成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最佳阈值为17.45%,灵敏度81.30%,特异度63.00%。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提示,高RDW组累积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低RDW组(P<0.05)。结论:RDW值对ET、PV患者血栓形成有预测价值,并且对其预后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但仍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证实。

  • 单位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