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过对佛典、"护童""宜子"主题的变相、傀儡仪式和北斗戏的比对,获得从仪式到大曲,再到戏曲套曲的演进认知。和田地区发现的木版画、壁画与多种信仰混融的相关主题变相或傀儡仪式,衍为今北斗戏"过关煞",其重复性、程式性内容经佛教—道教—民间信仰的涵化,经傀儡歌舞大曲演变进入"般涉调"套曲,形成"般涉调"套曲中的"遍数"结构,祆教—佛教仪式中的"白言"和"真言"(即敦煌大曲的样式)被转换为"曲子"(即乐府大曲的样式),进入官属乐署"入宫调",再播之民间,形成大、小传统的接通,其间伴随着民间宗教仪式进入制度性教坊、乐府体系,经乐人接受、归类与整合的过程。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