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不同时期脑梗死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7—12月在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接受诊断治疗的13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梗死时期分为超急性期(30例)、急性期(40例)、亚急性期(48例)和慢性期(19例)。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磁共振DWI检查,观察各时期T1WI、T2WI、DWI、T2Flair 4个序列信号变化情况,并比较初检和3个月后复检时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变化。结果 从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到慢性期,T2WI、T2Flair信号逐渐增高,T1WI、DWI信号逐渐降低。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4组脑梗死患者患侧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检时超急性期患侧ADC值均低于健侧,初检、复检时,急性期患侧ADC值均低于健侧,亚急性期、慢性期ADC值均高于健侧(P<0.05),复检时超急性期患侧和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急性期、急性期患侧复检时ADC值高于初检时,亚急性期、慢性期复检时ADC值低于初检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磁共振DWI可显示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脑梗死病灶和缺血半暗带,尤其是超急性期,且可较好评价脑部缺血状态,对脑梗死早期诊断和临床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