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考察宏观层面的风险性因素相对剥夺感对大学生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层面保护性因素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经济相对剥夺感问卷、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问卷和自尊量表(SES)收集了692名大学生数据,使用SPSS 21.0和AMOS 21.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男女生在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相对剥夺感、自尊上存在显著差异(t=1.981,5.202,5.302;P<0.05);高低年级报告的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总分、遗漏焦虑上差异显著(t=2.556,3.015;P<0.05);城镇与农村大学生报告的遗漏焦虑、认知失败、负罪感以及相对剥夺感差异显著(t=-2.061,-3.615,-2.721,3.658;P<0.01);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相对剥夺感和自尊在父母最高学历上差异显著;②相对剥夺感与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呈正相关(r=0.453,P<0.01);自尊与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呈负相关(r=-0.287,P<0.01);相对剥夺感与自尊呈显著负相关(r=-0.529,P<0.01);③结构方程检验表明,自尊在相对剥夺感与问题性移动社交媒体使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21。结论: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提高个体自尊水平从而降低相对剥夺感的消极影响,减少大学生过度依赖社交媒体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