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读了朋友贾玉民同志的赠书《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有关故里工业和工业文学一些小插曲的回忆便翩然而至了。一1940年,我出生于沈阳市大东边门里"天气"胡同,紧邻高墙四合、戒备森严的沈阳造币厂。稍长,搬到边门外的"大有前胡同",听起来好像是"大有钱胡同",实则是城市贫民聚集区。邻居木匠家的大儿子,小名"锁金子",与我同龄,成了我的"发小"、中小学同窗、职业上的同道、终生好友,也就是后来的"工人作家"、沈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崔亚斌。我们就读的"里仁小学",其名来自《论语》的"里仁为美",意为与仁者为邻,是有益于道德修养和增长智慧的美事。先后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