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自锁式自稳型零切迹颈椎融合器ROI-C是传统钛板融合器的改进和升级,但目前ROI-C内固定系统用于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全面评估临床研究不多,其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试验缺乏全面的临床疗效评估。目的:全面系统评估小切口颈前路自锁式自稳型零切迹颈椎融合器ROI-C治疗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7例,其中男30例,女27例,年龄34-77岁,其中33例进行小切口颈椎前路自锁式自稳型零切迹颈椎融合器ROI-C植入治疗(观察组),另24例进行小切口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术后2周及1,3,6,12个月评估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Odom标准手术疗效、目测类比评分、吞咽困难程度、颈椎前凸Cobb角、融合节段成角、椎间盘高度及颈椎融合率。研究得到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术后Odoms手术标准评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7例患者均获得术后12个月随访,均未见内固定松脱及椎体结构的改变,未见嵌片或钛板松脱、断裂等并发症发生;②两组术后的JOA评分、NDI评分、目测类比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③观察组术后2周、1个月的吞咽困难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3,6,12个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④两组术后的颈椎前凸Cobb角、融合节段成角、椎间盘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两组末次随访颈椎融合率均>95%,融合效果良好,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融合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0.05);⑥结果表明,小切口颈前路自锁式自稳型零切迹颈椎融合器ROI-C和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双节段的脊髓型颈椎病均有显著疗效,但使用ROI-C能够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
-
单位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