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不同度数青少年近视验配角膜塑形镜(OK镜)两年后的近视控制效果的比较,探讨配戴OK镜后近视控制效果与近视度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1~3月在我院视光专科验配角膜塑形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100例,根据等效球镜度不同分为近视低度数组(-1.25~-2.50 D)和中度数组(-3.75~-5.00 D)。随访2年,观察和记录两组的性别、年龄、度数、角膜曲率和眼轴以及戴镜后6、12、18、24个月的眼轴数据。对基线数据及眼轴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共94例(177眼)完成两年随访。其中低度数组108眼,中度数组69眼。两组等效球镜度(D)分别为(-2.04±0.44)D和(-4.20±0.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36,P<0.001);眼轴分别为(24.33±0.71)mm和(25.20±0.6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4,P<0.001),年龄、性别和角膜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度数组配戴OK镜两年后眼轴增加量为(0.27±0.11)mm,小于低度数组的(0.57±0.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4,P<0.001),组内各时间点眼轴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中度数组配戴OK镜两年后眼轴增长速度明显低于低度数组,近视控制的效果中度数组优于低度数组。相对高度数的青少年近视配戴OK镜后近视控制的效果好,更多的周边近视性离焦能更好地抑制眼轴的增长。

  • 单位
    宁波市眼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