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湖南省新邵县自然保护地为研究对象,以土地利用、土壤、DEM数据等为切入口,综合运用ArcGIS和InVEST模型,对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量化分析,并运用Standard Deviation Method对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综合服务功能进行了重要性分级评价。结果表明:(1)3个保护地的总碳储量为565908.386t,其中,筱溪国家湿地公园的碳储量为65137.73t、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的碳储量为310379.3215t、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的碳储量为190391.3369t;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主要表现为“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高、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次之、筱溪国家湿地公园低”的趋势;土壤侵蚀量在空间上呈现“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高、筱溪国家湿地公园次之、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低”的分布趋势;生境质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总平均生境指数为0.975,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筱溪国家湿地公园,总平均生境指数为0.904,空间分布差异不显著;(2)湖南省新邵县自然保护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一般重要区、重要区和极重要区。岳坪峰国家森林公园的重要区占比面积最大,其次为极重要区,一般重要区占比最小。筱溪国家湿地公园的一般重要区、重要区和极重要区的面积占比大致相同。白水洞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区面积占比最大,一般重要区与极重要区面积占比大致相等。对保护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的研究并对重要性等级进行的划分与评价,可为保护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