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B ALL)的起源及其免疫球蛋白重链可变区(IgHV)上可被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识别的表位 (epitope)。方法 PCR扩增 10 8例儿童ALL的 7个IgHV基因家族 ;PCR产物直接测序并翻译成氨基酸序列 ;利用生物信息资源分析B ALLIgHV基因重排类型、胚系基因片段利用及体细胞突变情况 ,并预测CTL细胞识别的表位。结果 6 6 %的ALL患儿检测到IgHV基因重排 ,其中单等位基因重排 37例 (5 2 .1% ) ,双等位基因重排 2 6例 (36 .6 % ) ,寡克隆基因重排 8例 (11.3% )。 4 0份B ALLIgHV基因序列中 ,不含终止密码子的读码框内 (inframe)重排 8份 (2 0 0 % )。重排利用最多的VH 家族为VH3、VH4和VH1,占 75 % ;VH4 5 9和VH4 34是VH4家族中利用频率最高的片段。优先利用的D家族为D3(35 .9% )和D2 (2 8.2 % ) ,D7 2 7的利用率 (15 .4 % )明显高于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 (P =0 .0 2 )。JH6是B ALL利用最多的JH 基因片段 (47.5 % ) ,JH4 (2 7.5 % )次之。2 0 %的B ALL在DJH 连接区缺乏N核苷酸的插入 ,高于正常外周血淋巴细胞 (P =0 .0 2 )。 17.5 %B ALLIgHV基因发生替代突变 ,突变碱基散布于IgHV全长 ,互补决定区替代突变与静寂突变的比例≤1。 2 6例B ALLIgHV的HLA Ⅰ类分子结合肽 80 %以上
-
单位解放军总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