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微小RNA-374-5p(miR-374-5p)对大鼠垂体泌乳素腺瘤细胞系MMQ增殖、凋亡、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MMQ细胞分为A、B、C、D组。A组加入常规培养基,B组加入miR-374-5p类似物,C组加入miR-374-5p抑制剂,D组加入miR-374-5p类似物和miR-374-5p抑制剂。各组培养0、24、48、72 h时,酶标仪在490 nm波长处检测各组细胞光密度值(OD值,以OD值表示细胞增殖能力)。各组细胞培养72 h时,离心收集细胞,加入Annexin V-FITC和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数和PI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数(以Annexin V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数和PI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数表示细胞凋亡能力)。各组细胞培养72 h时,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侵袭相关基因[E-钙黏蛋白(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N-钙黏蛋白(N-cadherin)、蜗牛家族转录阻遏物1(Snail)、波形蛋白(Vimentin),以侵袭相关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表示细胞侵袭能力]及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 mRNA。将野生型(WT) PTTG荧光素酶载体和突变型(mut) PTTG荧光素酶载体分别与microRNA-NC或miR-374-5p类似物共转染至MMQ细胞,记为NC-WT组、NC-mut组、WT组、mut组,转染72 h后,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与A、D组相比,培养24、48、72 h时,B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均<0. 05),C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P均<0. 05)。A、B、C、D组Annexin V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为3. 7%±1. 4%、17. 6%±5. 3%、3. 4%±1. 5%、4. 5%±1. 4%,PI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数分别为2. 4%±0. 9%、11. 2%±3. 7%、2. 5%±1. 2%、2. 7%±0. 9%,其中B组Annexin V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数和PI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数与A、C、D组相比,P均<0. 05。与A、D组相比,B组细胞E-cadherin mRNA、PTTG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均<0. 05),N-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均<0. 05)。NC-WT组、NC-mut组、WT组、mut组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为13. 2±2. 6、15. 3±3. 2、4. 7±1. 6、14. 3±3. 5,其中WT组荧光素酶活性与其他各组相比,P均<0. 05。结论 miR-374-5p可抑制MMQ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并抑制侵袭相关基因表达,PTTG是其调控靶基因。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