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b值组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成像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行前列腺IVIM-DWI,且之后经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或前列腺增生(BPH)的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A组(b=0、50、100、150、200、400、600 s/mm2)和B组(b=0、50、100、150、200、400、600、800、1000、1500、2000 s/mm2)IVIM-DWI序列分别进行后处理,测得D值、D*值及f值,比较各参数在PCa与BPH组间、PCa低分组(Gleason评分≤6)与高分组(Gleason评分≥7)间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各参数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PCa组24例,BPH组20例。A组D值、A组f值及B组D值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D值、A组f值及B组D值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7、0.809、0.993。A组D值和f值的AUC没有差异(P>0.05),但二者均低于B组D值的AUC(P<0.05);(2)PCa低分组6例、高分组18例。A、B两组D值在PCa低分组与高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D值区分低分组与高分组PCa的AUC分别为0.917、0.9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A、B两组D值与Gleason评分均有相关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510、-0.596(P<0.05)。结论低b值(b<200 s/mm2)为主的IVIM成像与高b值为主的IVIM成像在PCa诊断中均具有一定价值,且二者价值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