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2018年哈密绿洲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

作者:高鹏文; 阿里木江·卡斯木; 赵永玉; 图尔荪阿依·如孜; 赵禾苗; 哈力木拉提·阿布来提
来源:水土保持通报, 2020, 40(06): 273-280+287.
DOI:10.13961/j.cnki.stbctb.2020.06.039

摘要

[目的]对近30 a来哈密绿洲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进行分析,为该地区绿洲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借鉴。[方法]以1988,1998,2008及2018年4期影像为基础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了基于AFRISWIR2指数提取的植被覆盖度,利用动态度指数与植被覆盖度转移矩阵分析哈密绿洲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再通过地理探测器对8个影响因子进行探测,探寻哈密绿洲植被覆盖度的驱动因子。[结果]近30 a来哈密绿洲面积从1988年的214 km2增长到2018年的632.1 km2,增幅达195%,但绿洲内植被覆盖度等级却较低,同时哈密绿洲面积主要扩展的区域在西北部和东南部区域;哈密绿洲的发展阶段可分为3个阶段:1988—1998年为低强度稳定期,1998—2008年为极度扩张期,2008—2018年为高强度稳定期。[结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是造成哈密绿洲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直接原因,同时在近30 a内,人为因素对哈密绿洲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远高于自然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