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妊娠期凝血功能参考区间对产妇静脉栓塞及产后出血的预防指导作用。方法将从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于某院进行规律产检和分娩的妊娠期女性720例作研究组。另取同期进行体检的非妊娠期女性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研究组不同妊娠周期以及对照组的各项凝血功能参数水平,分析妊娠期女性静脉栓塞和产后出血的发生和不同孕期D-二聚体水平的关系。此外,比较研究组产妇临产期(孕周>37周)以及产褥期(产后1天~5天)的凝血功能相关参数水平。结果研究组的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孕中期、孕晚期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孕早期,孕晚期D-二聚体水平又高于孕中期(均P<0.05)。孕早期FIB、D-二聚体、PLT、PT、APTT、TT的参考区间分别是2.73~5.08g/L、1.05μg/ml、136~310×109/L、11.61~14.33s、29.20~48.21s、14.33~20.10s;孕中期各项凝血功能参数的参考区间分别是3.18~5.09g/L、2.04μg/ml、121~320×109/L、11.50~14.66s、29.01~46.49s、13.58~18.69s;孕晚期各项凝血功能参数的参考区间分别是3.15~6.04g/L、2.51μg/ml、117~321×109/L、11.32~13.80s、28.54~39.07s、13.43~18.61s。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发生静脉栓塞各有1例、2例、1例,其D-二聚体水平分别是2.73、9.12、15.42、13.01μg/ml,由此可知,上述4例产妇每次监测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研究制定的相应孕期参考区间,结果均为阳性。孕晚期产后出血产妇共82例,其D-二聚体均值为4.95μg/ml,明显高于研究制定的相应孕期参考区间,其中有4例孕妇的D-二聚体水平处于研究制定的相应孕期参考区间之内。产褥期产妇的FIB、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临产期组,而PT、APTT以及TT水平均低于临产期组(均P<0.05)。结论妊娠期凝血功能参考区间的建立具有较佳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D-二聚体和妊娠期女性静脉栓塞以及产后出血具有较高的预测作用,值得临床重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