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株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强毒株的分离鉴定和致病性试验

作者:王美红; 王占新; 张琬玓; 苏朗驹; 张雪莲; 黄淑坚; 覃健萍; 鲁俊鹏; 李智丽*; 袁生*
来源: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2, (12): 74-131.
DOI:10.13881/j.cnki.hljxmsy.2021.03.0148

摘要

为了从引起雏鸭肝脏出血、脾脏白色坏死的临床病例中分离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 NDRV)毒株并研究其致病力,试验根据鸭呼肠孤病毒S3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发病番鸭肝脏、脾脏组织研磨液进行RT-PCR鉴定,并将研磨液无菌处理后接种Vero细胞分离病毒,根据鸭呼肠孤病毒S1基因(包括δC基因)设计引物对分离毒株的δC基因进行克隆测序,以GenBank中部分毒株序列为参考,进行遗传进化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以剂量为2×105 TCID50细胞病毒液对1日龄番鸭进行颈部皮下注射,进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特异性RT-PCR检测组织病料研磨液为阳性,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至5代出现明显的细胞融合现象且能稳定传代,病毒含量为1×10-4.33TCID50/0.1 mL。δC基因克隆测序结果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显示,分离毒株与2009年以来公布的部分NDRV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8.45%~99.17%,高度相似。以δC基因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该分离毒株处于水禽呼肠孤病毒基因2型分支,与水禽呼肠孤病毒基因1型和禽源呼肠孤病病毒距离较远。攻毒雏番鸭死亡率为40%,剖检发现肝脏出血,脾脏肿大,有轻微坏死灶或大面积坏死灶,有些质地较硬,肝细胞变性坏死、淋巴细胞浸润,脾脏淋巴细胞缺失,可见大面积坏死灶。说明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NDRV流行毒株,且毒力较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