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耳背静脉放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气滞血瘀型月经性偏头痛(MM)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02例气滞血瘀型M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脱落3例)和对照组(51例,脱落2例)。观察组予耳背静脉放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于耳背上1/3近耳轮处充盈的静脉进行放血,于皮质下、内分泌、交感、颞、枕、神门、胰胆进行贴压,双耳交替,从月经来潮前7 d开始,耳背静脉放血每7天1次,3次为一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耳穴贴压每3天1次,共治疗6次;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从月经来潮前7 d开始,每次2粒,每日1次,连续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及治疗后第1、2个月经周期头痛指数、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5-羟色胺(5-HT)含量,于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及治疗后第1、2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头痛指数、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经周期后,两组患者MSQ评分及血清E2、5-HT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46/48),高于对照组的73.5%(36/49,P<0.05)。结论:耳背静脉放血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气滞血瘀型MM可缓解头痛强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能是通过上调血清E2、5-HT含量,改善体内激素水平实现的。
-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