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1947年我在甲秀小学读书,每天都要经过南门大桥。当时南门大桥周边有很多名胜古迹,如甲秀楼、浮玉桥、涵碧亭、观音阁、翠薇阁等,连为一片,不远处还有南明堂、观风台、狮子山、东山、仙人洞、水口寺,贵阳发电厂也在附近。南门大桥又名南明桥,古称霁虹桥。也就是在那些年,木结构的南门大桥改建成了一座永固的石结构桥。改造大桥的工程是庞大而复杂的,那个年代没有任何机械设备,连最简单的手推两轮车都没有,搬石头、抬河沙、运洋灰(水泥)全凭人的肩膀。
<正>1947年我在甲秀小学读书,每天都要经过南门大桥。当时南门大桥周边有很多名胜古迹,如甲秀楼、浮玉桥、涵碧亭、观音阁、翠薇阁等,连为一片,不远处还有南明堂、观风台、狮子山、东山、仙人洞、水口寺,贵阳发电厂也在附近。南门大桥又名南明桥,古称霁虹桥。也就是在那些年,木结构的南门大桥改建成了一座永固的石结构桥。改造大桥的工程是庞大而复杂的,那个年代没有任何机械设备,连最简单的手推两轮车都没有,搬石头、抬河沙、运洋灰(水泥)全凭人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