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人类活动尤其是大型工程、政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是国际上地理学和生态学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领域。利用土地利用数据、气象数据、遥感数据等,结合InVEST产水量模型、CASA模型和RUSLE模型,对石羊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期间的生态系统产水、净初级产品生产和土壤保持服务进行精准测度,分析其演变特征,并进一步细化对比了工程实施区与非工程实施区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石羊河流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期间(2000—2015年),林、草地面积有所增加,耕地和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减少;面积变化比例最大的土地转化类型为"未利用地—草地"、"未利用地—林地"、"耕地—草地"和"耕地—林地"。(2)石羊河流域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期间整体生态系统产水服务和土壤保持服务有不同程度衰退,但是NPP有较为明显增加;各服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致性,均呈现出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阶梯递减的趋势。(3)石羊河流域"退耕区"产水、NPP和土壤保持总量和平均量均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非退耕区"除了NPP总量和平均量有所增加以外,其余两类服务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各退耕模式中,"荒地造林"区对各类服务的提升最为明显,"退耕还林"区产水总量和平均量均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