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小眼薄鳅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

作者:申绍祎; 田辉伍; 刘绍平; 陈大庆; 吕浩; 汪登强
来源:生态学杂志, 2017, 36(10): 2824-2830.
DOI:10.13292/j.1000-4890.201710.018

摘要

小眼薄鳅是长江上游特有的小型鱼类,自然分布狭窄。本研究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和控制区序列,对长江上游江津段和岷江下游宜宾段两个群体共108尾小眼薄鳅(Leptobotia microphthalma)样本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眼薄鳅群体cyt b序列共检出28个多态位点,34种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指数(Hd)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Pi)分别为0.889和0.00382;控制区序列共检出变异位点49个,单倍型65种,Hd指数和Pi指数分别为0.958和0.00420。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小眼薄鳅采样点群体内的变异大于群体间的变异,遗传变异绝大部分来自群体内部,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FST<0.05),平均基因流(Nm)表明小眼薄鳅各采样点群体间基因交流十分频繁。基于Network网络结构可将小眼薄鳅样本划分成3个谱系,谱系间显示了显著的遗传分化(FST>0.25),提示小眼薄鳅种群内部可能有隔离的产生。核苷酸错配分布及Tajima’s D中性检验结果显示小眼薄鳅可能未发生种群扩张事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