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三氯乙烯(TCE)慢性暴露诱导B6C3(F1代)小鼠肝癌动物模型, 探讨肝组织中SET-CAN融合蛋白(SET)、乙酰化组蛋白H2AK9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表达水平的改变, 为TCE致肝癌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初步的线索。方法以B6C3小鼠的F1代子鼠为受试对象, 用500、1 000和2 000 mg/kg TCE对6周龄小鼠进行灌胃染毒, 同时设置玉米油溶剂对照组和四氯化碳(CCI4, 1 250 mg/kg)阳性对照组。染毒56周后取小鼠血清、肝脏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和病理学鉴定, 并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ET、H2AK9乙酰化及HDAC1的水平。结果小鼠的存活率为90.4%(141/156), 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比较, 各TCE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血尿素氮(BUN)水平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高TCE剂量组肌酐(CREA)水平升高(P<0.05), 各TCE剂量组患癌率及ALT、AST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1), 中、高ECT剂量组SET、H2AK9ac水平升高, HDAC1表达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脏癌旁组织比较, 中、高TCE剂量组癌组织中SET表达升高、HDAC1降低, 高剂量组中H2AK9乙酰化水平升高,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建立TCE致B6C3F1代小鼠肝癌模型, 伴随肝组织的组蛋白H2AK9乙酰化水平升高和SET上调。
-
单位公共卫生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