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利用方式下高寒草甸植被生物量分配格局

作者:刘玉祯; 曹文侠*; 王金兰; 李文; 王世林; 王小军
来源:草原与草坪, 2019, 39(06): 58-65.
DOI:10.13817/j.cnki.cyycp.2019.06.008

摘要

为明晰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物量之间的分配关系,选取自由放牧(FG)、休牧(RG)、禁牧(BG)、一年生人工草地(OAT)、多年生人工草地(PF)5个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高寒草甸,对地上地下生物量、凋落物量及植被特征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利用方式下的高寒草甸根冠比差异显著;PF利用方式下的高寒草甸根冠比显著低于其他利用方式,FG利用方式下高寒草甸拥有最大的根冠比,均值为15.74,RG和BG利用方式下的高寒草甸根冠比大小次之,均值分别为10.12和9.81;对不同利用方式下高寒草甸地上、地下生物量相关关系的分析表明,RG、NG、OAT及PF利用方式下的高寒草甸的地上与地下生物量之间均呈明显的幂函数相关关系;对不同利用方式下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相关关系的分析表明,RG,NG和PF利用方式下的高寒草甸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之间呈明显的负二次函数关系。试验为不同利用类型草地地下生物量的准确估算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