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近年来,由于个人账户基金积累规模越来越大,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有观点甚至提出取消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包括缺乏共济性、激励性有限、存在贬值风险、管理成本高等。文本对2016年以来深圳市和平安保险联合进行的个人账户改革试点进行评述,认为深圳试点成就显著,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合作共赢是个人账户改革的一条出路;以此为基础,文本从行为经济学角度对个人账户的存废提出了看法,认为个人账户已形成一个"心理账户"的消费定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医疗成本的支出,有利于缓解老年群体慢性病的支付压力,并可为未来构建"资产型"社会保障制度打下基础。问题在于个人账户需进行改革,而改革成功与否将成为个人账户存废的重要根据,如改革效果欠佳,取消账户将成为必然。由此,文本以平安保险在深圳的做法为起点,对个人账户改革的顶层设计提出政策性思考,即实现家庭成员共享的基本目标,采取主动管理的基本要求,引入商业保险机制的基本方向,尤其对引入相互保险因素的基本思路作了分析。

  • 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