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代的乡村塾师是地方社会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者。正常的年份,他们积极地参与地方修葺学宫与书院,积极地造桥利民,热心于纂修方志等地方文化事务。在慌乱之年,一些乡村塾师出于士人的济世情怀,积极地参与赈济乡民与保卫乡里。这些行为不仅提高了他们在乡民心目中的声望与地位,而且实现了他们修齐治平的远大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