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后发生需药物干预低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 depression,HD)状态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中医院脑病科2017年2月—2021年12月因颈动脉狭窄行择期单侧CAS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CAS后24 h内的生命体征。根据CAS后24 h内是否发生HD状态[定义为收缩压<90 mmHg(1 mmHg=133.3 Pa)或心率<50次/分且需要血管活性药物干预]分为HD组和非HD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S后发生需药物干预H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共纳入130例CAS患者,其中有42例(32.3%)发生了需药物干预的HD。单因素分析示,HD组的糖尿病病史(28.57%vs. 48.86%,P=0.034)、空腹血糖[(5.46±1.71)mmol/L vs.(6.69±2.06)mmol/L,P<0.001]低于非HD组,责任血管最狭窄处距颈动脉分叉≤10 mm的比例(71.43%vs. 47.73%,P=0.021)、责任血管高回声斑块发生率(7.14%vs. 3.41%,P=0.043)和使用开环支架的比例(85.71%vs. 56.82%,P=0.024)高于非HD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责任血管最狭窄处距颈动脉分叉≤10 mm(OR 3.10,95%CI 1.23~8.11,P=0.028)和高回声斑块(OR 3.28,95%CI 1.45~9.36,P=0.021)是CAS后发生需药物干预H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病史(OR 0.25,95%CI 0.07~0.91,P=0.031)和高空腹血糖水平(OR 0.18,95%CI 0.02~0.51,P=0.024)是CAS后发生需药物干预HD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责任血管高回声斑块和最狭窄处距颈动脉分叉≤10 mm是CAS后发生需药物干预HD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
    潍坊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