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us术中支架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作者:孙勇新; 赖颢; 张致琦; 黄奔; 陆树洋; 李军; 王毓琳; 顾佳伟; 王春生*
来源: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18, 3(02): 78-83.

摘要

目的探讨Fontus术中支架与传统的Conus术中支架在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TAAA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并比较两种支架疗效的优劣。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外科符合排除标准的32例TAAAD患者, 15例术中应用Fontus支架(Fountus实验组), 17例术中应用Conus支架(Conus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围术期及术后随访6个月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中情况包括主动脉根部及弓部的术式、附加手术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总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左椎动脉缺血时间方面, Fountus实验组要明显优于Conus对照组[(26.7±9.1)min比(32.3±7.8)min, P=0.04;(26.7±9.1)min比(59.6±18.8)min, P<0.01]。两组在围术期死亡率和术后肾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感染、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床旁血液透析、重症监护室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Conus对照组相比, Fountus实验组在术后胸腔引流量[(769.5±429.1)ml比(935.6±368.2)ml]及输血量[(750.6±281.4)ml比(1015.4±428.9)ml]方面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随访6个月, 两组在主要心血管病事件、感染、再住院率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Fontus实验组降主动脉假腔闭合率明显高于Conus对照组[(0.93±0.25)%比(0.76±0.17)%, P<0.05]。Conus对照组出现1例支架内漏。结论 Fontus支架在TAAAD术中的初步应用发现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与传统Conus支架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进一步验证。

  • 单位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