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水位运行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富营养化评价

作者:于文泽; 杨丹丹; 纪梦钿; 包涵; 黄钰泓; 曲丹*; 马世沅; 韩冬青; 樊维杰
来源:环境科学学报, 2022, 42(03): 94-102.
DOI:10.13671/j.hjkxxb.2021.0449

摘要

沙河水库是北运河上游的关键节点,2018年实施低水位运行后水质逐步改善.本研究于2020年10月对低水位运行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展开研究,结合历史报道数据与本次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低水位运行前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群落演变状况,并开展了低水位运行后库区富营养化状况评价.结果表明,库区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门62属105种,主要为绿藻门(Chlorophyta)、蓝藻门(Cyanophyta)和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浮游植物群落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库区中心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相对丰富及均匀,而岸边群落结构相对单一,蓝藻门占绝对优势.浮游动物4类41种,主要为轮虫类(Rotifera),占比高达85.48%,在空间分布上,库区中心呈现以轮虫类为主的单一结构形式,岸边则以枝角类和轮虫类为主.2006—2020年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变化表明,低水位运行后,沙河水库浮游生物丰度下降,种类增多,表明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程度不断下降.然而,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现阶段库区整体仍处于中度富营养状态.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