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帕米尔高原,很早就出现在中国神话里,《山海经·大荒西经》称之为“不周”山。顾名思义,有“盈则亏”和“满招损”之意。“盈”和“满”,都有一种理想状态的美,它要求均匀和平衡,一种绝对的静和最高存在。先秦思想家们没在最高存在上做文章,偶有涉及,也是着眼于现实,不离现状。因此,他们对最高存在的理念性和理想性的美,缺乏相应的哲学关注,“盈”和“满”,被“满招损”的历史经验给否定了。最高的山,最完美的山,被现实否定了,就变成了“不周”山。据神话,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地失衡了,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皆趋之焉。这是天地之间的一次大亏损,“盈”和“满”的宇宙,从此“不周”了。但是,这次大亏损,却启动了中国文明之初,从神话走进了历史。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