吲哚菁绿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行淋巴引流显影的应用

作者:樊怿辉; 田晓锋; 居冠军; 施民新; 刘雷; 夏小春; 戴文成; 陈一彪; 李庭华; 潘静; 陈赛华*
来源: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2(04): 325-328.
DOI:10.16424/j.cnki.cn32-1807/r.2022.04.007

摘要

目的:探索微创食管癌根治术(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 MIE)中,应用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对食管癌手术中淋巴引流成像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2021年10月行荧光腔镜MIE入组患者120例,术前均行胃镜下食管肿瘤周围ICG黏膜下注射,分为ICG注射浓度对比组(ICG浓度对比组) 39例和ICG注射间隔时间显影组(ICG间隔时间组) 81例,观察比较两组淋巴引流的显影效果。结果:(1)ICG浓度对比组:ICG低浓度(2.5 mg/mL)胃镜下食管肿瘤周围黏膜下注射较高浓度(5 mg/mL)更易染色成功(P=0.001)。(2)ICG间隔时间组:胃镜下自ICG溶液(2.5 mg/mL)注射至荧光腔镜MIE的间隔时间会影响淋巴引流成像效果。ICG最佳显示间隔时间为143 min,其灵敏度为84.7%,特异度为93.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45,95%CI:0.895~0.995(P<0.001)。结论:ICG近红外光成像技术可用于荧光腔镜MIE术中的淋巴引流成像。低浓度ICG(2.5 mg/mL)术前胃镜下食管肿瘤周围黏膜下注射可获得较高的染色成功率;胃镜下ICG注射到接受手术的间隔时间与成像效果有关,最佳时间间隔为143 min。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