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在唐代,若想步入仕途,通常有三条路径:一是"世袭",二是参加"科举",三是由权贵举荐。世袭为官,一般人不可能有这样的机会;通过科举考试,不少有才华的人也能脱颖而出,但也有少数满腹才华、志向远大者名落孙山,这时常常需要他人引荐,于是就有了干谒诗。何谓干谒诗?"干",追求;"谒",拜见。干谒诗就是为了展示才华、追求功名、实现抱负,拜见权贵,以求引荐而写的诗,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