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27年儿童细菌性腹泻中肠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1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以腹泻起病的住院患儿,送检粪便标本的细菌培养阳性的菌株情况。同一患儿同一次住院期间,如多次送检粪便标本且分离出相同的菌株,仅纳入第1次的记录进行分析。截取患儿性别、年龄、居住环境,粪便标本中阳性病原菌的类别和检出时间等。结果 33 957份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到肠道病原菌2 409株(7.09%),志贺菌属占78.83%(1 899株),其中以福氏志贺菌为主(87.36%,1 659/1 899株),又以福氏Ⅱ型志贺菌多见(97.17%,1 612/1 659株);沙门菌属占13.24%(319株),其中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主(69.28%,221/319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占5.06%(122株),其中以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为主(77.05%,94/122株)。1995年检出率27.67%(249/900株),2000年前(除1992年)检出率均>10%,2000年后检出率<5%;8~10月份病原菌株数和检出率最高。1991至1999年(n=1 860株)、~2008年(n=348株)、~2017年(n=201株)比较,福氏Ⅱ型志贺菌在所有肠道病原菌中的占比由80.48%降至0,鼠伤寒沙门菌占比由4.35%上升至58.71%。婴儿中鼠伤寒沙门菌的占比最高(29.58%),其他年龄段均以福氏Ⅱ型志贺菌占比最高。结论我院儿童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1991至1999年以福氏Ⅱ型志贺菌居多;~2017年以鼠伤寒沙门菌多见。
-
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