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对广东省中山市某中医院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 DIP)中医特色病种的实施效果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推进中医特色病种DIP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中医特色病种,参照原有综合疗法,重新赋予中医特色病种分值。通过对该医院2021年3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中医特色病种开展例数、结算金额、病种分类、优势病种、医保结算金额、患者自付费用、医院医保盈余金额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中医特色疗法与其他疗法的各项费用进行比较评估,分析DIP支付方式对医疗机构开展中医特色病种的激励作用,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医保基金结余情况。结果:对于中医特色病种采取DIP支付方式是可行的,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激励效果非常显著,对减少医保基金支出和控制过度诊疗作用显著。2022年度开展的中医特色病种例数和结算金额与2021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50倍和3.36倍。从卫生经济学效果来看,采用中医特色疗法为主的病例总费用、医保支付费用、患者个人支付费用均显著减少,医院费用结构进一步优化,医保基金使用更加优化。结论:开展中医特色病种的DIP支付可以有效提升医疗机构的中医治疗率,提升中医专业医务人员的价值,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有效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的优势;显著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减少不必要的治疗;显著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符合医疗机构、医保基金、患者、医务人员等多方利益。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