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根据我国50个大中城市的居民通勤出行数据,从城市形态、社会经济属性和公共交通设施服务水平等三个层面,探讨了城市通勤出行的影响因素,计量结果表明:城市形态中人口数量对城市通勤出行有显著正向作用,人口规模的扩大带来了通勤距离和通勤时间的增加。人口密度对通勤出行具有不显著的双向作用,表现为对距离的缩短和时间的延长作用。土地利用多样性的提高无助于通勤距离和时间的缩小,但城市的多中心发展有利于缩短城市的通勤距离和时间。城市社会经济属性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城市通勤出行有显著正向作用,但人均私人汽车数量对通勤时间和距离有不显著的正向作用。公共交通设施服务水平中人均公共汽(电)车数量和人均道路面积的上升带来了通勤距离和时间的显著增加。

  • 单位
    山东财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