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IC)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PIC患者8例(11只眼)。搜集患者治疗前的眼科检查结果,包括视力、裂隙灯检查、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对以上资料重新仔细阅读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特征:8例(11只眼)PIC患者中,女性6例(75.0%),男性2例(25.0%),年龄中位数为31岁,病程中位数5个月。所有患者均伴有近视,其中轻度近视者4只眼(36.4%),中度近视者5只眼(45.5%),高度近视者2只眼(18.1%)。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0.1者2只眼(18.2%);0.1~0.3者5只眼(45.5%);>0.3者4只眼(36.4%)。继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者5只眼(45.5%)。(2)眼前节特征:所有患眼前房及前部玻璃体均未见炎性细胞。(3)眼底特征:病灶多局限于后极部,视网膜下散在分布黄白色小点状病变。FFA动静脉期病灶表现为强荧光,晚期染色,可伴有荧光素轻微渗漏。ICGA全程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的弱荧光,晚期尤为明显,新生血管膜可见轻度染色。SD-OCT早期,外核层下"驼峰状"中等偏高反射结节,晚期表现为椭圆体带反光带减弱或局部消失。结论 PIC患者主要好发于伴有中度近视的青年女性,以后极部视网膜下多发的黄白色点状病灶为特征,在FFA、ICGA及SD-OCT上的表现均提示内层脉络膜病变,可伴有视网膜色素上皮层损害。CNV是其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以上可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