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某城区2015—2017年大气PM2.5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分析

作者:王爱红; 姚浔平; 冷朋波; 谷少华; 王群利; 陆蓓蓓; 方兰云*
来源:环境与职业医学, 2018, 35(11): 1012-1018.
DOI:10.13213/j.cnki.jeom.2018.18310

摘要

[目的]分析宁波市某城区大气PM2.5质量浓度(后称"浓度")及其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PAHs)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5—2017年每月10至17日在宁波市某城区环保国控点500 m范围内距离地面15 m高的平台采集PM2.5样品,测量其浓度。分析其中12种重金属和16种优先控制PAHs污染特征。采用富集因子法和特征比值法分别定性分析重金属与PAHs的污染来源。[结果]该城区2015—2017年PM2.5日均浓度范围为10~196μg/m3,年均中位浓度分别为53、46、35μg/m3;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54,P <0.01)。该城区主要重金属污染为Pb、Mn、Ni、Sb和As;除Ni、Cr和Be外,其余重金属的浓度均存在季节差异(P <0.01),表现为冬、春季浓度高于夏、秋季;富集因子法分析提示Cd、Se、Sb、Hg和Pb有人为污染的可能。PAHs日均浓度范围为1.28~55.22 ng/m3,表现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16种优先控制污染物中居前3位的为苯并[b]荧蒽(BbF)、茚并(1,2,3-c,d)芘(IcdP)和蒽(Ant);特征比值法结果显示该城区PAHs优先控制污染物主要来自汽油燃烧,其次为燃煤和生物质燃烧。[结论]宁波市该城区PM2.5污染水平逐年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季节特征明显,表现为冬季污染水平较高。人为污染是重金属的主要来源,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燃煤是PAHs的主要来源。

  • 单位
    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