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浮游有孔虫属种的分布与表层海水温度和上部水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古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其壳体的地球化学特征也运载着诸多古海洋学信息.本文对南海南部TX05站(6°20.6′N,111°16.2′E;水深1750m)钻孔91个沉积物样品中的浮游有孔虫Globigerinioides ruber、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和Pulleniatina obliquiloculata壳体进行了氧、碳稳定同位素(δ18O和δ13C)分析,结合5个AMS14C测年数据点和5个氧同位素年龄控制点,重建了氧同位素期(Marine Isotope Stage,简称MIS)8期(大约27万年)以来该站温跃层深度和古生产力变化的历史.结果表明,G.ruber、G.sacculifer和P.obliquiloculata壳体δ18O记录的冰期-间冰期温跃层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大于表层海水,表层海水温差约为3.4℃、温跃层海水温差约为3.7℃.有孔虫温跃层与表层属种壳体的δ18O差值(Δδ18O(P.obiliquloculata-G.ruber))表明温跃层整体上呈变浅的趋势,特别是自倒数第二个冰消期以来最为明显,且在间冰期时浅、冰期时深.在MIS 8来,上述所有壳体的δ13C呈现逐渐变重的趋势,且在间冰期时相对其前一个冰期时重.3个属种壳体的碳同位素记录表明研究站位的初级生产力自表层向下逐渐增大,到水深50m左右达到最大值,再往深层则递减;其差值(Δδ13C(G.ruber-P.oblquiloculata))、以及浮游有孔虫绝对丰度和高生产力属种的百分含量均显示古生产力水平以倒数第二个冰消期为界呈现阶段性的上升,且总体上在间冰期时较高、冰期时较低.温跃层深度和古生产力的变化可能主要与冰期-间冰期差异逐渐增大背景下的东亚冬、夏季风的强化有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