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加味煮散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作者:张力; 刘秀娟; 李杰辉; 覃锋; 杜娟娇; 张春霞
来源: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8(01): 11-14.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6.01.003

摘要

目的:通过临床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煮散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血府逐瘀汤加味煮散组、血府逐瘀汤加味饮片组和抗凝组。血府逐瘀汤加味煮散组与血府逐瘀汤加味饮片组和抗凝组患者除用药煮散与饮片形式不同外,处方组成一致。各组病例分别予以相应治疗。完成治疗及观察病例106例。分别观察3组病例治疗前及治疗后的局部症状和体征积分、凝血功能,计算总有效率。计算病例脱失率、治疗费用及煎煮药液所花时间等成本效益指标,评价煮散、饮片及抗凝治疗的优势。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各症状积分均明显减少,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3组间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及3个月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提示3组间各症状改善程度无差异。治疗后疗效比较,各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卡方值=0.0338,P>0.05;提示3组方法治疗DVT的临床疗效相当。与饮片组及煮散组比较,抗凝组治疗7、14 d,PT、INR及APTT值均显著延长,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饮片组及煮散组的PT、INR及APTT值均处正常范围,提示血府逐瘀汤加味对凝血功能影响小,不存在出血风险。与抗凝组比较,饮片组与煮散组D-D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血府逐瘀汤加味有一定的溶栓功效。煮散组与饮片组和抗凝组比较,病例脱失率明显要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煮散组与饮片组比较,日均治疗费用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每剂平均煎煮耗时,煮散仅为饮片的1/3。提示煮散组较饮片组及抗凝组更具依从性。结论:以益气活血为原则组方的血府逐瘀汤加味方在临床上完全可以替代抗凝,尤其是前期治疗后的长期抗凝治疗。血府逐瘀汤加味煮散因其治疗费用低、煎煮耗时少,煎煮方便等使其更具依从性,更能体现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