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AMI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行PCI分为PCI组(103例)和非PCI组(84例)。PCI组患者入院后当日即行急诊PCI,非PCI组仅给予溶栓、抗凝等各种对症支持治疗措施。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及心功能Killip分级,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后1 d常规检测肝功能指标,对于入院后1 d肝功能异常者继续于入院后3、6、9、12、15 d监测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PCI组与非PCI组入院后1 d肝功能异常者分别有26例(25.2%)、39例(4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57,P<0.05)。两组入院后1 d肝功能异常者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及直接胆红素(DBi L)升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入院后1 d肝功能异常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水平低于非PCI组,总胆红素(TBi L)升高水平高于非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和非PCI组肝功能异常患者ALT、AST分别于入院第6、9天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其平均水平于入院15 d后仍未达到参考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293,95%CI(0.125,0.683),P=0.005〕、年龄〔OR=1.271,95%CI(1.169,1.382),P<0.001〕及是否接受PCI术〔OR=0.211,95%CI(0.089,0.499),P<0.001〕是老年AMI患者入院后1 d肝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 PCI治疗是老年AMI患者肝功能的保护性因素,早期行PCI术可改善肝功能的损伤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