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在肝细胞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初诊为肝细胞癌(HCC)的患者154例(HCC组)、肝硬化患者126例(肝硬化组)和胃、结肠癌患者153例(胃、结肠癌组),行回顾性分析。检测3组患者的血清PIVKA-Ⅱ和AFP水平,运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分析PIVKA-Ⅱ和AFP的检测效能,比较两组单独及联合诊断肝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HCC组PIVKA-Ⅱ和AFP水平均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及胃、结肠癌组(P<0.001);肝硬化组与胃、结肠癌组AF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PIVKA-Ⅱ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C组中按肿瘤大小分组发现随着肿瘤直径增大,血清PIVKA-Ⅱ的水平逐渐增高(P<0.001)。按有无门静脉血栓形成、有无远处转移比较,发现有门静脉血栓形成及有远处转移患者PIVKA-Ⅱ、AFP水平均更高(P<0.01)。按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发现不同分期间PIVKA-Ⅱ和AFP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在HCC组A、B、C期血清PIVKA-Ⅱ和AFP表达无相关性(P>0.05),但在D期肝癌组中,两项指标的Spearman相关系数具有相关性(P<0.01)。在肝硬化组中,PIVKA-Ⅱ单项检测与PIVKA-Ⅱ、AFP联合检测的ROC-AUC明显高于单一应用AFP检测(P<0.001)。以约登指数确定PIVKA-Ⅱ和AFP的阈值,PIVKA-Ⅱ单项检测的敏感度高于AFP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P<0.05),但PIVKA-Ⅱ与联合检测之间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IVKA-Ⅱ的检测效能明显优于AFP,可用于HCC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