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缓解赤潮微藻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性问题,从潮间带泥样中筛选溶藻菌进行生物学特征分析,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及平板划线分离法从浙江舟山桃花岛潮间带泥样分离筛选菌株,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及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为受试对象,通过丙酮法提取、测定叶绿素含量变化从中筛选高效抑制赤潮微藻生长的菌株。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检测及16S rDNA序列分析比对初步确定菌株的分类地位。通过不同pH、发酵时间、添加比例等单因素实验,对菌株溶藻特性和溶藻活性物质特性进行研究。从潮间带泥样中共获得43株菌,以菌株2-1-2抑制效果最佳,经鉴定属于芽孢杆菌属,初步命名为Bacillus sp. 2-1-2。溶藻菌Bacillus sp. 2-1-2以胞外分泌溶藻物质的方式进行间接溶藻,最适生长pH为7.0±1.0,菌液最佳发酵时间2—4d、最佳添加比例20%;溶藻活性物质耐热性好,对酸碱耐受性佳,但不耐强酸,在pH=10、80℃处理后溶藻率分别可达(90.57±0.43)%和(89.52±0.96)%。对赤潮藻细胞ROS水平与MDA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1)。推测菌株溶藻机制可能为分泌溶藻活性物质间接接触藻细胞,胁迫藻细胞动态氧化平衡失衡,影响藻细胞正常生理状态,藻细胞脂质过氧化破坏了结构完整性使之内容物外泄并逐渐破碎,抑制藻细胞的生长。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