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对古琴文化内涵的重构研究

作者:张艳辉
来源: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35(04): 76-81.
DOI:10.16007/j.cnki.issn2095-7114.2021.04.015

摘要

伴随着雅音日渐陵替,元代古琴音乐不复强调其治世化俗的功能,更多的是文人对修身理性的追求。元代杂剧中,"琴"意象在其文化隐喻层面有了较大改变,"琴剑书箱""琴堂"的意象全部指向禄位功名;"月下听琴"模式的建立则体现了元代风浪士子的风流之志;女性琴的塑造又使得古琴音乐更加趋于大众化。可以说,元代杂剧对古琴文化内涵的重构直接影响了明清时期戏曲乃至小说的古琴书写。

  • 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