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庞朴在《中庸》的理解中提出了三分法的观念。相比于二分法,三分法意在突出被二分法弱化的"中"的观念,它通过强调"中"与过、不及的三极状态,将"中"观念由"隐性"变为"显性",突出了对"中"观念的强调;它将"中"视为一极,将其从"过程"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相对于二分法,这种思维清晰了《中庸》的中国哲学特色,而免于滑落到西方哲学的对立思维中。三分法是庞朴理解《中庸》的一种建构,也是其理解中国哲学的一种新思路。但三分法由于本身的特征,也存在着"中"作为一极如何处理与"过""不及"这两极的统分关系,及三分后"中"与两极的位阶矛盾及诠释迭加等问题。
- 单位